治疗
治疗原则
目前对于唇的治疗主要是以手术治疗为主,通过治疗改善外貌,恢复局部功能,提高患儿生活质量。一般来说多数患儿在经过积极治疗后可以达到接近正常的外观,恢复正常功能。
药物治疗
目前暂无针对本病的特异性药物。
基本病因
1、遗传因素
部分研究发现伴有其他先天性异常的唇腭裂患儿,常存在染色体畸形情况。同时,父母或其他直系亲属中有唇腭裂患者时,胎儿发生该病症的风险也会增加。
2、环境因素
母亲孕期存在营养缺乏、病毒或细菌等感染、内分泌异常、使用不良药物或吸毒、接触有毒物质或射线、吸烟或吸二手烟、发生供氧不足、羊水过多、羊水过少等情况时,均可能引起此畸形的发生。
相关药品
暂无
手术治疗
1、手术方式
唇腭裂的基本手术为唇裂修复术、腭裂修复术和牙槽峭裂植骨术,其他手术还包括腭瘘修复术、鼻唇继发畸形矫正术、咽成形术及外科正颌术等。
2、手术目的
唇腭裂修复手术方法很多,并在不断改进,修复手术的治疗目的包括:
(1)恢复接近正常的鼻、唇、腭部解剖形态;
(2)关闭腭部裂隙使口鼻腔隔开;
(3)延长软腭、缩小咽腔、重建良好的腭咽闭合功能,获得良好的语音功能;
(4)使上颌骨及牙弓发育不受干扰,关系发育正常。
3、手术治疗原则
唇腭裂患者根据各自的情况,制定合适的个体化方案进行治疗,治疗时尽可能遵循以下原则,以达到良好治疗效果:
(1)唇裂应在出生至3个月内完成,如患者条件允许应同时用犁骨瓣修复硬腭。
(2)腭裂修复术应在语音开始发育前进行或语音开始发育后越早越好(语音大约在出生后9个月开始发育)。
(3)腭裂修复术应尽量减少对上颌骨前部黏骨膜的损伤。
(4)语音的评价及语音训练应在语音发育基本完成后(大约3.5~4岁)。
(5)如需要行咽成形术矫正腭咽闭合不全者,手术应在学龄前完成。
(6)牙槽嵴裂植骨应在患侧尖牙未萌出时,牙根形成23时进行(大约9~11岁)。
(7)上颌骨发育不足需行外科正畸者应在上颌骨生长发育停止后进行(大约16岁以后)。
(8)鼻唇继发畸形的ⅱ期矫正,特别是鼻继发畸形的矫正应在骨组织的修复手术完成之后进行。